【消息】据交通运输部官网消息,8月8日,交运部发布《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指出,条件相对可控场景下,鼓励自动驾驶汽车从事出租车。同日,百度公司宣布已获得在重庆和武汉开放道路运营全自动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许可。
【点评】监管部门这一政策文件大大放宽了自动驾驶汽车的应用场景,是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进程的重大加速。
此前,在地方层面,我国首部智能驾驶相关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的出台,已为自动驾驶商业化奠定了基础和借鉴。而交运部上述政策,则为自动驾驶汽车在全国范围内的商业化运营提供了权威的制度保障。
从技术安全和成本看,今年自动驾驶汽车也已到了商业化的临门一脚。百度今年7月发布无方向盘自动驾驶无人车Apollo RT6,成本仅25万元,和普通新能源车价格已差不多,远小于之前市面上的无人车成本(100万以上),这必将加速无人车的渗透。
据悉,百度旗下的自动驾驶服务平台萝卜快跑的订单量已破百万,未来会在全国部署上万辆RT6,国内自动驾驶业务将迎来规模化的转折点。
不仅是百度等互联网科技巨头试图领跑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各大车企也相继布局。如小鹏汽车即将上市的新车G9拥有全语音车载系统、辅助驾驶、记忆泊车等功能;理想汽车表示2023年会推出支持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的全新车型X01。
展望后市,随着政策松绑,自动驾驶渗透率将不断提升,艾媒咨询预计,2022年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超百亿,而2025年前后将迎来规模性产业化契机。
尤其激光雷达设备作为高级别自动驾驶不可缺少的一环,被认为在自动驾驶商业化中将率先受益。机构预计2025年其市场规模可达66亿美元,CAGR接近150%。
落脚到A股市场,法规与技术共同推动,叠加各大车企入局,国内自动驾驶产业链上下游均将受益。其中激光雷达有望迎来量产爆发期,龙头企业将占据优势。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华阳集团(002906)、永安行(603776)、路畅科技(002813)、万集科技(30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