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期开门红后,领涨热点将迅速轮动!
发布时间:2023-01-04
摘要: 节后首个交易日,由于消费复苏得到小长假数据印证,A股如期实现开门红。尤其多个自……

节后首个交易日,由于消费复苏得到小长假数据印证,A股如期实现开门红。尤其多个自主科技领域的重磅消息同时公布,催化硬科技细分题材几乎全线爆发,带动科创板指数大涨。而两市成交也有所放量(全天达7888亿元),反映了增量入场的信号,而从政策面看,短线有望继续提升偏好。

一个是财政部长刘昆1月3日重申,今年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大扩张力度和提升政策效能,这对股市亦有利。

尤其在加力方面,他明确指出:一是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二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可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三是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财政部长的表态意味着今年通过扩大投资项目拉动经济仍会是刺激复苏的一个重要手段。政策还透露今年进一步扩大赤字和发债规模来刺激政府投资和采购扩张的态度。而从财政扩投资的重点来看,一个是教育、医疗、社保、生态环境等民生公共建设领域。另一个就是继续对已开工和新增重大项目加大投资保障力度,督促加快建设速度。而重大项目则强调新老基建项目的关联性和配合度,因此,2023年传统基建和风光电新能源、核心自主科技以及有关的机械、高端制造等可能都会公布不少重大项目,并令有关业务公司受益。对股市而言,积极财政政策也会创造很多结构性热点。

另外,国务院防控机制要求扩大吸氧和血氧监测服务!医疗股新龙头已明。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日发布关于做好新冠重点人群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的通知提到,各地要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配备数量适宜的氧气袋、氧气瓶以及制氧机等设备。确保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至少配20个以上、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至少配2个以上指夹式脉搏血氧仪;要积极组织为65岁以上的重点人群发放指氧仪等。

联防联控机制发出这一要求的背景是,卫健委宣布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老弱病残孕成为健康服务的重点人群。这就要求必须通过扩大吸氧和血氧监测服务来放大救治的缓冲时间、降低重症死亡率。而这必然进一步强化催化市场对制氧机和血氧仪大卖及紧缺的预期。对股市而言,虽然此前血氧仪和制氧机相关业务公司已经被炒了一波,但主要还是市场自身随着需求消息的变化自发之举, 并不够强烈和聚焦。而现在有了权威部门的直接背书后,市场预期将倍增强化,在目前医疗板块整体已明显进入分化和尾声的节奏下,血氧仪和制氧机或成为新的医疗细分领头概念。

不过,3日领涨的蒙脱石散概念,在被舆论披露蒙脱石散的脱销可能只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大乌龙事件”后,这个概念大概率就是一日游了。3日晚,作为引爆这轮蒙脱石散热销源头的江苏无锡小伙透露,已在当地派出所做了笔录。其透露是,他在朋友圈发布的个人分析见解被人断章取义地广泛传播。而民警说,其发在朋友圈的XBB攻击心血管和拉肚子属于虚假消息。

另外,对于XBB变种会引发第二波感染高峰、据报道,3日晚国内病毒学专家专家的最新回应也认为“未必”!原因一是,尽管XBB.1.5是新亚型,发生了关键位点的变异,但人体内的中和抗体不止针对病毒的一个位点,病毒表面存在大量的中和抗体表位(位点),其他位点也可能被抗体中和阻断,从而导致病毒无法感染人体细胞,因此已流行毒株在人体内产生的大量中和抗体对新毒株仍具有一定的中和作用,这也可以说是交叉免疫保护。另一方面,我国刚刚形成的感染高峰中,不少人通过感染形成的免疫力正处于较高水平,由于交叉免疫保护的作用,近期再次感染可能性不大。另外,对于XBB变种会否造成大便失禁等症状,专家也予以了否认。也就是说,无论是基于消息澄清还是专家的否定,蒙脱石散的抢购可能马上停止,而概念将立即退潮。

昨天还有一个重要消息是关于券商股的。1月3日,券商板块“逆势”走弱,其中华泰证券早盘一度跌超8%,板块一度跌3%。原因是某券商拟按照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全体A股股东配股募资280亿元,引起投资者的反弹。

而复盘近年来券商17次配股:实施日前半个月,配股券商通常跑输券商指数4%。但施两个月后,配股券商平均跑赢券商指数9%。

对于如此大规模再融资引发的争议,3日证监会“盘中”喊话表示“已关注到有关上市证券公司再融资行为。倡导证券公司自身必须聚焦主责主业,走资本节约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发挥好资本市场“看门人”作用。未来证监会还将“审核中将充分关注上市证券公司融资的必要性、合理性,把好股票发行入口关。”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以往券商配股虽也屡屡引发股价下跌,但监管极少公开“关注”。此次证监会盘中“及时反馈”确为罕见。第二,证监会“字里行间”对“超280亿”的配股规模,确有“微词”。诸如“作为已上市的证券公司,更应该为市场树立标杆,结合股东回报和价值创造能力、自身经营状况、市场发展战略等合理确定融资计划及方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要统筹平衡,审慎决策,切实维护各类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证监会如此“提点”券商再融资行为,确因近年“券商频繁百亿再融资”给市场应接不暇:2022年有8家上市券商再融资,募资金额超800亿,配股是主流。而对配股再融资的抵触使得投资者“多用脚投票”。

接下来需要关注的是,1、相关券商的配股能否顺利实施?会否主动收缩纠偏?2、证监会喊话会否遏制其他券商想要搞再融资的冲动?这也成为干扰“开门红”能否继续“红下去”的一大变量!

标签:
股权项目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