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开门红:429会议“兜底”+美联储“减半缩表”刺激
发布时间:2022-05-05
摘要: 在“五一前后”国内外诸多“利好超预期/利空不及预期”的共同作用下,积压多时的“利空情……

在“五一前后”国内外诸多“利好超预期/利空不及预期”的共同作用下,积压多时的“利空情绪”有可能在5月(至少在5月初)得到一次“修复”的机会……

缩表小于预期/排除更大加息:美股美债人民币跳涨

5月4日,美联储如期宣布加息50个基点,是2000年以来的美国最大加息幅度。同时宣布,将从6月开始以每个月475亿美元的速度缩表,小于此前市场预期的每个月950亿美元缩表幅度。

受美联储“低于预期”的收缩政策刺激,标普涨3%、道指涨超900点,均创两年最大涨幅,而标普更是创四十年最大加息日涨幅。盘中曾跌超1%的纳指收涨逾3%。与此同时,美元指数和美国国债收益率盘中跳水,日内曾重上3%、处于三年多来高位的基准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回落10个基点,美元指数迅速跌破103.00,跌至一周来盘中低谷。美元跳水之际,离岸人民币兑美元高涨,盘中一度收复6.62关口,较周二的一年多来低位回涨800多点;俄罗斯卢布再创两年新高。

美国市场如此亢奋的表现,关键就在于鲍威尔表示,接下来两次会议都各加息50个基点是普遍共识,并未积极考虑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还称,没有迹象暗示美国接近经济衰退或者对衰退不堪一击。他强调美国经济有可能“软着陆”。

靴子“如期”落地之后,所有迹象均倾向于短期市场“积极向好”,但仍然需要警惕其中期趋势的“可能变化”,毕竟,6月缩表规模虽然比预期“小一半”,但“三个月后上限会提高一倍”,而缩表是“直接抽空流动性”的,对资产价格的影响远比加息更直接,另外,高通胀/尤其是美国劳动报酬-通胀的“螺旋上升”已经形成,很可能带来“高通胀持续引发的滞胀担忧”:美国一季度GDP季调环比折年率下滑1.4%,远不及市场预期的1.1%。4月ISM制造业PMI也有所放缓,其中,产出指数为两年来最低;反倒是美国雇佣成本指数(ECI)显示,美国一季度整体劳动报酬成本较上一季度环比上升1.4%,同比上升4.5%,同比增速为二十年高位。

决策层: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

4.29高层的集体学习指出“必须深化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各类资本及其作用的认识,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发挥其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而央行和银保监会则在学习时强调“要完成大型平台企业专项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银保监会),“全面提升资本治理效能,推动完成平台企业金融业务专项整改”(央行)。

按照经典理论,资本逐利具有“剥削”和“加剧两极分化”的消极作用,但也同时具有“调动生产积极性/优化资源配置/刺激生产效率提升”的积极作用。而高层此次更多是在强调“引导和发挥积极作用”,政策倾向性已经很明显。

而结合决策层4.29会议对“平台经济”的“最新定性”:完成专项整改≈“尽早结束”此前持续多时的“行业整顿”;实施常态化监管≈要从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转向“谋划未来”。这意味着平台经济“最困难时期”已近尾声!对缓解就业压力,尤其是“失业率持续在两位数”的16-25岁(近千万毕业生)的“新增就业大军”颇有裨益!

央行/银保监会:因城施策落实好差别化房贷

央行,银保监会相继开会强调落实4.29以来高层相关政策精神。银保监会强调“因城施策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而央行则强调“及时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决策层在4.29会议上强调“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在当前这个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行,土拍低迷的现实环境下,上述表态,几乎就是“松绑”的“同义词”!而“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相当于给了各地方,各商业银行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基调下,“相当的自由裁量权”——毕竟,“刚性”和“改善”,在不动的地方,标准是可以“商榷”的,是“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去“完善”的!虽然有关方面仍然给了底线和红线:“房住不炒”的基调要坚持,一线城市暂不能“先动”,不要去和兄弟城市“抢资源”,但房地产这条“瘸腿”,如今算是已经可以“架拐”了!

4月PMI大幅回落,经济最差时期或已过去…

2022年4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7.4%,较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其中多项指标创下2020年2月份次低,而基建是少有的亮点。4月建筑业PMI仍位于枯荣线之上,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1.0%,且新订单指数为52.3%,延续扩张走势,随着基建适度超前建设,对市场预期和经济恢复起到一定提振作用。

展望后市,随着疫情、物流、供应链的好转,以及政治局会议的重磅定调,经济最差时期或已过去。

1)复工复产提速:近期上海疫情已有明显好转,4月29日,首次实现社会面清零,预计5月复工复产将有所推进,相关行业供应链将有大幅改善,比如汽车零部件。

2)稳增长加码:4月重磅会议充分肯定地产与基建对当前经济的重要性,预计未来基建和地产领域将迎来更多政策利好。

3)出口回暖:4月出口下挫,主要是国内供应链和港口运货能力受到疫情影响。海外需求依旧强劲,4月美国PMI继续回升,欧洲回落,4月韩国、越南出口同比继续上行,一旦疫情好转,预计5月工业和出口均有所反弹。

随着国内疫情缓解叠加稳增长政策的逐步落地,助于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有利于疫后复苏以及稳增长主线,如汽车零部件、快递物流、餐饮旅游、基建、地产等。

美国申明“对华关税可能取消”!

简单说就是,四年前特朗普当政时期针对中国制定的两项加征关税的行动,今年7、8月份就到期了,按照法律流程,相关关税基本确定会取消。但一直视中国为竞争对手,致力于遏制的拜登政府,对于此事还是留下了一个有可能将其变成一个新的制华手段的后手。那就是允许美国此前受益于对华加征关税的行业企业利益集团,对于即将取消的关税再提出反对的复议,这样未来拜登就仍可以操纵贸易大棒来遏华了。

不过,总体上,我们还是认为,中美博弈激化虽是大势,但目前并没有更恶化,这个关税到期的自动取消甚至可以视为博弈有所缓和的表征,因此对预期层面仍是个利好释放。对于跨境电商、中美贸易等概念也会有正面催化。

比亚迪销量再创新高,行业持续向好

比亚迪公告,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0.60万辆,较上年同期的2.57万辆同比增长313.22%。1-4月,比亚迪累计销量39.24万辆,同比增长387.94%。

这是自今年3月以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连续两月销量突破10万辆。在终端涨价和新冠疫情等市场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比亚迪依然展现出强大市场韧性,比亚迪的销量成绩充分说明消费者仍有较强的购买能力,行业仍将向好发展。

一方面,近日利好政策频出。1)4月16日特斯拉等复工复产,将带动汽车产业链回暖;2)4月25日,国办《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鼓励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3)广东提出5月1日起,购买新能源汽车新车的消费者可享受8000元/辆的购车补贴。

另一方面,锂电池成本有所缓解,上游碳酸锂价格初显反转迹象。近期相关部门对部分锂盐企业进行了约谈,碳酸锂价格增幅已相对放缓。随着4至5月锂盐厂商复产复工,碳酸锂供应紧缺局面或有所缓解,价格或有望反转。

展望后市,随着政策的不断加码、上游成本的缓解以及各优质车企新车型的推出上市,国内新能源汽车将继续保持产销两旺态势,行业有望延续高景气。据机构预计,2023年、2024年、2025年销量达到700、880、11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26%、25%,2025年渗透率将达到40%以上(2021年为15.7%)。

标签:
股权项目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