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阿峰会”召开,企业出海迎新机!
发布时间:2022-12-13
摘要: 近期,“多地政府组团包机出海抢订单”成为热门话题,此外,首届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峰会……

近期,“多地政府组团包机出海抢订单”成为热门话题,此外,首届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峰会也于12月9日在沙特召开,外贸行业积极情绪爆棚。在此催化下,相关跨境电商、物流、跨境支付等板块近期也是频频异动,表现亮眼。那么,中阿峰会对我国外贸行业有何启示?主要利好哪些方向呢?

珞珈投资分析认为——

中阿峰会对“稳外贸”的启示主要有两点:1)除了在传统市场“抢订单”外,更重要的是拓展新的市场;2)“品牌出海”比产品出海更重要,外贸行业需提质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签署的订单看,核心受益当属基建,其次是新能源产业,再就是航天领域

中阿峰会对“稳外贸”有何启示?

“稳外贸”除了“抢订单”外,还需要拓展新市场且提高商品质量。

随着防控政策的逐步调整,稳经济、促发展成为头等大事,中央政治局会议也释放出“全力拼经济”的重要信号。而受疫情反复冲击影响,即使是南方经济大省,压力也不小。今年前三季度,广东、江苏GDP增速罕见跑输全国,上海更是遭遇了负增长。

同时,外贸稳增长压力也十分巨大。以浙江宁波为例,当前,宁波市外贸企业在手和新签订单指数连续6周低于50%的荣枯线,对美出口额连续3个月下降幅度超10%。

image.png

在此背景下,积极主动走出去非常有必要,目前已有浙江、江苏、四川、广东、海南等多省份组团出国抢单。据了解,很多企业家出海抢订单更期待美、日、欧市场,但这些发达国家的订单很多就是我们的代工生产产品,即便抢到了,未来也可能会陷入相互之间的“价格战”。

相比之下,很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潜力更大,他们对货物也有巨大需求,快速抢占这些新市场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大机遇。

那么本次“中阿峰会”就给企业出海指明了一些方向。据悉,中阿峰会中,中方同阿方以及阿盟秘书处、海合会下属机构在共建“一带一路”、能源、粮食、投资、绿色、安全、航天等领域签署和达成了多项合作文件。

image.png

可以看出,除了传统基建和能源,我们与阿拉伯的合作也有向上的突破——核能、新能源、航天卫星等高新领域,这给国内产业出海带来了新的契机。

所以,对外贸行业来说,除了“抢订单”来稳规模外,还有两点十分重要:

一是拓新。在目前欧美市场新增消费较困难的情况下,出海企业可以花更多力气去开拓新的非传统市场,比如阿拉伯所在的中东地区、东南亚、南美等,这些地区“底子”实际上也不弱,完全值得深入开拓。

二是提质。人口红利不再,低端产品已难以留住客户。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鼓励和支持高技术、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同时进一步推动中国出口商品在质量、科技含量、品牌、营销等方面的提升更加重要。这样我国企业才能从产品出海走向品牌出海。

中阿峰会利好哪些方向?

从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签署的订单看,至少有千亿以上规模。订单核心当属基建,其次是新能源产业,再就是航天领域。

具体看,基建方面,沙特2030年规划沙漠170公里长的直线城市,规模预算超5000亿美元。作为“基建狂魔”的中国大概率会拿下大部分订单,中国建筑已经签下其中交通隧道项目的总包合同,是中建进入沙特的第一个项目。

image.png

未来阿拉伯国家的城市基建通讯(5G、数据中心等)方面,也将会有大量中国公司的身影。其中,华为在阿拉伯国家5G所占份额很高,例如帮助卡塔尔免费铺设了全国的光纤,业务发展非常稳定。

新能源方面,中国积极拓展同阿拉伯国家在太阳能、风能、水电、核能等领域的合作。阿拉伯国家光照充足,发电成本低,是建设光伏的理想区域;阿曼海有水电发电条件;核电已经和阿联酋、沙特、苏丹签署了协议。新能源行业出海阿拉伯必然会有更多的增量市场。

航天卫星方面,阿拉伯国家的基础较差,中阿建立了北斗论坛合作机制,与该地区多个国家签署航天卫星合同,并成功将阿尔及利亚的一号通讯卫星,沙特5A5B卫星,苏丹科学实验卫星一号发射升空。本次中阿峰会有望带动北斗卫星在阿拉伯地区落地,相关产业链有望受益。

 

标签:
股权项目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