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在《深度复盘二十年》中表示:
“稳增长”持续推动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我们站在新一轮的建筑业周期起点上,建筑国央企有望最大程度受益于本轮基建周期行情。
宏观层面,有哪些积极信号?——
国信证券认为,今年政府投资意愿与投资能力大幅提升,基建有足够的增长空间。
1)我国基建增长空间还很大
2022 年4 月26 日,决策层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时强调:必须认识到我国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还不适应,再次表明了中国基建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
首先,尽管我国基建总量领先,但人均保有量不足。
其次,分布不均衡,“补短板”需求强烈,比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看不见”的领域投资较少。
另外,新基建赛道高景气,潜在增长空间大:
2)政策意愿强烈,后续政策有望出台
从近期历次表述来看,政府基建投资意愿很强:
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策发力适当靠前,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2022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超前基建,安排地方专项债券3.65 万亿。
2022 年4 月26 日,中央财经委会议强调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提出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优化提升全国水运设施网络。
后续相关政策有望加速出台,适当鼓励地方合理融资,支持地方政府开展基建投资。
3)专项债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今年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工作起步早、动作快,进度明显快于往年,财政部要求6月底前要完成大部分今年新增专项债的发行工作。
微观层面,业绩亮点已现——
光大证券研究显示,近三年以来,基建投资预期单边下行,目前从微观层面看,积极信号已经显现:
1、中国中铁/华设集团/设计总院等出台股权激励,未来三年考核目标两位数高增速:比如中国中铁要求22-24年扣非净利复合增速不低于12%,ROE不低于10.5%;
2、央企在手订单保障倍数约为4,前两月新签高增速显著回暖。中国交建在手订单保障倍数4.6倍。中国中铁订单保障倍数约4。中国铁建在手订单增14%保障倍数4.3倍。中国化学前2月新签767亿元同增88%,营收239亿元同增58%。
业绩层面,中国中铁2022年Q1新签合同总额同比大增84%,实现“开局快、开门红”,表明基建稳增长政策发力效果显著。
复盘历次“稳增长”,建筑股收益如何?——
据国泰君安研究,复盘历次稳增长时期,基建龙头订单、业绩大都加速提升,且超额收益明显,建筑指数涨时9-16个月涨幅33-290%。
从估值看,目前基建龙头均处于近十年低位,再次进入配置区域:
相关标的:
新能源电力中国电建,地产中国建筑,基建央企中国中铁,RETIS中国交建/中国铁建,设计华设集团,BIPV钢结构杭萧钢构/鸿路钢构,地方基建上海建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