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们强调,把5月放在2022年全年当中去评估,它很可能“被迫”成为一个“转折点”……
虽然A股当前的这种“大幅下跌”,很可能只是“全球风险资产整体回调”大潮当中的一份子,海外市场受欧美央行收缩货币,通胀高企/滞胀陡生等冲击,短期内仍大概率下行;
但国内全力维稳的政策举措,至少能够“暂保一方平安”……
有了国内政策面的呵护,A股能够反弹多少不少说,但起码先把3000点给收复一下吧?
不然,咋提振国内市场信心呢……
全面强基建!“更高级的救市”来了?!
4月26日,领导人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在股民眼中,这或许是“最高级”的“救市”举措了!此前一个月,沪指每次逼近3000点时,都“恰逢”金融委/国常会推出“政策利好”。这一次,沪指干脆跌破2900,似乎更高级的“救市”也来了。
冷静一点思考,决策层肯定更关心实体经济在面临国内外“新增更大不确定性风险”之下,如何更加坚实的“稳增长”,也因此,市场也高度关注“按惯例”应于4月召开的“一季度经济总结会”。
但可能是因为“新增变数太多”,高层也需要时间“更加仔细评估形势/斟酌拿捏政策力度”,截至目前也尚未相关消息。
但此次财经委会议,相当程度上扮演了“一季度总结/部署二季度”的角色,市场的信心与期待,或许就需要这样“更全面/直接”的启迪……
财经委:基建“还不适应”国家发展和安全需要!
26日的中央财经委会议再次强调了“基建”的重要性。
虽被誉为“基建狂魔”,但相较西方300年来的“持续建设”,中国的基建“存量”仍有很大“成长空间”!也因此,此次会议专门强调“我国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还不适应”!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保障国家安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新时期,中国既有传统的“铁公基”缺口,也有锁定新经济时代的“新基建”短板,此次会议“针对性”的强调“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建设一批新型绿色低碳能源基地,加快完善油气管网”,以及“城际铁路网/城乡冷链物流/农村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等,与此同时“布局建设新一代超算、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等设施”!
为配合基建的加力,此次财经委会议明确“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财政投入”,而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占全年额度的32.42%,远超2021年同期的10.25%;而按照高层的最新要求,Q2专项债发行将继续提速!
财经委:引导好预期,有问题及时纠偏!
26日财经委要求“有问题及时纠偏”。而且“要引导好市场预期,讲清楚政策导向和原则,稳定市场信心。”
近年来,决策层日益重视“引导好”预期,对稳增长/稳市场工作的重要性!去年的相关高层会议就明确指出“及时回应市场关切/避免合成谬误/多出利好,不出利空”等等。在当前这个国内外新增不确定性风险使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敏感时刻,如何“把握好”市场预期,帮助市场主体/投资人“巩固信心”,是关键问题!
对此,此次财经委会议明确要求“切实加强重大风险预测预警能力,有切实管用的应对预案及具体可操作的举措”。这也是“有的放矢”——此次会议听取了发改委、工信部、交通部、住建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等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基建设问题的汇报。5月,很可能就是“宏观政策增大效力的发力点”,也是对冲“3月以来(尤其是二季度)疫情损失”的关键节点!央行出席了26日的会议,接下来,就看财政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