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的市场表现,又是向上逼空一天,沪指突破3400了!两市成交量再次1.2万亿以上,外资连续四天大买,个股连读第四天百股涨停潮,个股涨幅中位数超过1%实际上比指数表现要更好。这行情简直要逼死空头的节奏,与海外欧美股市的熊市迹象形成鲜明对比。
A股行情如此亢奋的独立行情,主要原因当然是国内目前的稳经济政策非常给力,而稳经济成效越来越得到凸显,同时在流动性格局上,央行行长重申了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的态度。外部的疲软又增强了外资买A避险的预期。
而最高决策层最新对稳就业的督促、行业大佬关于地产见底的判断、最新版防疫政策对线下消费复苏的全面性刺激,预计将继续延续A股的独立行情、逼空行情。
克强总理关于稳就业最新表态继续增强市场信心
克强总理27日到民政部、人社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继续落实各项政策,推动经济运行尽快回归正常轨道,以发展促就业、以就业保民生,尽快把失业率降下来、控制住。要稳住就业基本盘。
决策层再提“以发展促就业”,一方面是承认目前就业压力依然巨大,稳就业仍是头等大事。另一方面确认了会继续强化稳经济政策的落实。下一步不仅要扩到更多行业面,也会在汽车、地产、新旧基建、平台经济等关键性稳经济行业深入挖潜。这既会增强下半年经济复苏信心,对股市而言也决定了指数行业有相对充裕的流动性预期托底,而市场热点将主要围绕有关稳经济行业政策展开轮动的特征。
决策层还有一个重要表述“用改革的办法拓展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可持续”。这一表述可能意味着,除了尽量保住现有就业岗位,政策还将在新的就业形式、就业业态上予以扶持,如鼓励灵活就业、自由职业、政府买断就业等等,这对新经济题材将带较多新的机会,创业板中期看将比主板市场机会更多、涨幅更大——实际上我们看到,自稳增长行情4月末启动以来,创业板指在此前三个月下跌接近40%情况下,直接干拔起来,一口气直接涨了32%。
热点继续热:大佬喊出地产见底,防疫再放宽全面刺激消费复苏
6月28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称“房地产市场短期已触底”,趋势性机会来临!可以看到,楼市政策在刺激销售上不断玩出新花样、不断突破之前的尺度后,在销售数据上的成效终于越来越凸显。5月情况已出现好转,而专业机构预判6月楼市销售环比显著回升是大概率事件,整月增幅保守估计也将维持在20%左右。
鉴于万科的行业地位,以及历史上多次在关键性的行业拐点都有备受市场认可的前瞻性判断。此次万科郁亮的表态对地产板块的预期好转影响也将是具有标杆性的。将会显著提高资金对地产板块的认可度,随着数据大幅改善得到验证,地产板块迎来一轮趋势上涨行情的机会可期。
此外,最新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再优化——主要对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风险区划定标准、疫情监测要求、区域核酸检测策略等四方面做出调整——简单说,第九版方案根据当前防疫形势,大幅放宽了对人员防控的力度、频次和标准,这将对餐饮、旅游、酒店、影院、零售商业等几乎所有的线下消费的复苏,具有重要的推动力。至少在接下来的三季度,大消费应是市场重要的方向之一。
尤其对旅游业而言,这被认为是继跨省游熔断机制精确到“县”“区”“旗”后国内旅游业迎来的又一重大利好。而且当前恰逢7月份旅游旺季即将到来,目前北京环球影城已经复工,上海迪士尼乐园将于6月30日恢复运营,这是两个标志性信号,对于旅游业者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霖”。
据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该方案发布一小时后,国际机票瞬时搜索量翻倍,达到近两年以来该平台国际机票搜索量最高峰。一小时国际机票预订量环比上周同时段增长近六成。旅游业实体经济反馈立竿见影,股市旅游板块则更是反应灵敏,28日的港股和A股旅游板块都大涨了,而这种炒作热度预计还会维持一段时间。
此外,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欧鸿6月28日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特别是要抓紧推进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水利、交通、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接下来很可能会看到不少重大项目落地开工的消息,比如28日中国铁建就公告,近期中标609.9亿元重大项目。预计6月基建投资将进一步回暖。在股市层面,基建板块虽然因缺乏成长想象力,已经很有一段时间没有赛道股和消费股那样的热度了,但由于后者股价已经越来越处于高位,只要市场风格再发生轮动时,基建就仍会递补的潜在轮动机会之一,也能给市场热度托底。
需警惕的是,美股熊市迹象不一定能持续强化A股独立性
美经济指标相继崩跌让美股走向熊市的迹象愈发明显。
先是6月得州制造业指数从5月的-7.3暴跌至-17.7,创2020年5月以来最低点;紧接着,美国6月里士满联储制造业指数也崩了:从5月的-9暴跌至-19,大幅不及预期的-5,同创2020年5月以来新低。服务业PMI初值创5个月新低。
这让隔夜美股再次高开低走。究其原因还是对40年高通胀的担忧,叠加企业利润增速放缓、美国整体经济放缓甚至衰退的担忧,也难怪美联储官员称担心不受约束的通胀将继续威胁美国经济。
欧洲也不妙。如果俄完全关闭天然气供应,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经济在今年剩余时间内可能萎缩12.7%。作为征兆,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28日跌至逾两个月最低水平!那么现在欧美资产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涵盖了衰退的预期?华尔街现在观点也是明显分化的。
对全球资本来说,找到更多“分散风险”的市场仍是优先选择,此时除了人民币资产,还有“经济在复苏,而政策仍然宽松”的标的吗?这是其中一种对A股继续独立行情有利的逻辑。
但还有另一种需要警惕的逻辑推导是:如果欧美果真成熊市,并影响全球,那A股的独立行情能一直持续吗?
这两种不同信心预期的逻辑,在不同时期恐怕都是会在市场得到演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