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新冠检测板块强势大涨。
从消息面来看,近期国内多个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已经开始实施核酸检测常态化举措,有望为部分第三方检测企业带来业绩弹性。
而从刚刚披露完毕的年报和一季报来看,新冠检测、疫苗等抗疫相关板块均实现了高增长。
太平洋证券盛丽华等在《医药行业2021年报及2022年1季报总结:聚焦疫情修复和关注低估,把握优质资产回调良机-220504》中指出,
2021年,生物医药行业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总额为1708.76亿元,同比增长35.2%(剔除*ST康美)。2022Q1生物医药行业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总额为740.18亿元,同比增长54.56%。
增长强劲主要是三方面的驱动:1)新冠疫苗;2)新冠检测;3)新冠相关疫苗药物研发和商业化驱动CXO业务保持高增长。
就新冠检测而言,据华安证券(《医药行业2021Y和2022Q1业绩总结:不惧疫情短期波动,风物长宜放眼量-220505》)测算,2021年,新冠检测板块收入同比增长约43%,22Q1继续高增长,同比增长约219%。
展望后市来看,西部证券吴天昊在《医疗器械&医疗服务行业2022年中期策略报告:检测行业迎机遇,医疗消费正起航-220503》中指出,
新冠疫情防控需求增加,且国家正式启用新冠抗原自检试剂,检测试剂行业或迎来史上重大机遇。
不过,国信证券认为,国产厂商具备供应链、人力资源等优势,快速扩张产能,并以高性价比的优势在海外获得了大量订单,随着海外疫情管控放松和竞争格局恶化导致价格战等因素,将考验试剂厂商的订单获取能力。
对此,方正证券唐爱金在《医药生物行业:“动态清零”新冠核酸检测常态化普及化,企业规模效应显著,业绩超预期-220428》中指出,
新冠核酸检测由2020年武汉疫情初150-200元/份,经2年多的持续大幅降价目前价格为25-28元/份(单人单测),多人混测价格降至3-8元/人次,持续大幅降价背景下,相关企业因规模效应盈利能力保持基本稳定。
从产品端来看,市场格局向龙头企业高度集中(预计市场份额前三企业合计份额超65%,其中达安基因约30%,伯杰约20%,明德约15%),持证核酸试剂的厂家37家,下游检验机构更换试剂品牌因需要技术标准调试和矫正,更倾向持续沿用同一厂家的试剂,龙头企业产能充足+规模化成本优势突出。
同时,大幅降价背景下,规模效应导致盈利能力突出。核酸试剂价格大幅降低情况下,龙头达安基因2021年年报净利率47%(yoy+2pp),明德生物2021年净利率51%,22Q1净利率达57.5%。
落脚到资本市场,太平洋证券建议继续关注疫情主线,核酸检测常态化,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均分别开设数百个的常态化核酸免费采样点,看好核酸检测服务提供商:金域医学、凯普生物。
检测试剂方面,方正证券看好明德生物、达安基因、圣湘生物。